找到相关内容907篇,用时2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何看待寺院里所供奉和各种佛像(唐卡)?

    不变无漏状态,正如心经所云“不生不灭不减”,密法用拟人形象化的手段,描绘了这一世界的原始本质。 ...。   4)金刚萨埵  "萨埵"是梵音,为"有情"的意思。人和一切有情感的生命都叫做"有情"。"金刚萨埵"是指任何有情深藏在阿赖耶识中的佛性种子所呈现的不变无漏状态,正如心经所云"不生不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2944177.html
  • 释恒清著:《宝性论》的研究(1)

     这段经文是引自《不减经》 (注26)。“释  论”的开头偈七金刚句的第四项是(佛)性 (dhatu)。在长行注释中  ,却说是“众生”。可见作者将佛性与众生等同视之。其引用《  不减经》正是...jnanalokalamkarasutra):佛业九喻。  5.《大乘庄严经论》(Mahayanasutralankara):佛菩提八义。  6.《不减经》:如来藏的“无差别”义。  7.《胜鬘夫人...

    释恒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0348456.html
  • 石头希迁《草庵歌》简析

    “如说诸法相偈,不生不灭,不断不常,不一异,来。因缘生法,灭诸戏论。”卷四十七又增入 “不生不灭,净,不减”,合为“十二...,即无坏与不坏之别。因为,那不生不灭、净的真如法性是不减的,以故不管庵之坏与不坏,其真如法性本元自在。自然,这常住的法性是不住中边空有的,但以其本体与现象(理事)圆融之理最为坚牢不易。故诚得...

    蔡日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1550054.html
  • 修学佛法的根本知见

    毁坏一个蚂蚁的第八识,于本体变易中,其体内有诸善恶业有漏无漏法种的染净种子流注不断,不停的生灭增减变易,非无变易。《佛说不减经》卷1说:“第一义谛者即如来藏,如来藏者即是法身。”《大乘密严经》卷3...现观,名为胜者,彼能证解阿赖耶识,故我世尊正为开示。”所以说:亲自触证到自己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大乘的见道,也就是禅宗的开悟明心。开悟时,他找到这个“不生不灭、净、不减”的真心。他依所证得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15153803.html
  • 修道的秘诀:节食、寡欲

    可是众生用妄想执着来分别这些事情,分别几个大劫,也分别清楚,时时仍是那么糊涂。刚刚要明白一点,又糊涂了,故在轮回中,总是出去。若想去轮回,打破这条道路,就可以修行成佛,证本来佛果,无来无去,无垢无净,不减,不生不灭,什么忧愁烦恼也没有,什么五浊六浊也没有了。可是我们人都放不下假的,故找不到真的。所谓:“舍不了假,成不了真;舍不了死,换不了生。”你把虚妄之狂野性制止,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辟谷|节食|宣化上人|修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094401831.html
  •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㈦

    若问个中何旨趣 前三三接后三三 是故空中无色,这是接着前边那一段经文说的。前边不生不灭、净、不减,因为真空里没有色,也没有受想行识,受想行识这本体也是空的。无眼耳鼻舌身意,这六根也没有...,所以前边经文才说色异空,空异色。 五蕴法是法的一个总相。五蕴的色法既然空了,其余的六根六尘六识是法的别相,总相既然空了,别相当然也不会有。所以说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乃至无意识...

    宣化上人讲述

    |心经|非台颂解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1547162661.html
  • 禅宗要领---坡主

    ”心经云“不生不灭不减净”,皆是放下我执分别执着之意。   要理第五:即心离心   佛性是众生本具非从外得,修行只是放下错误分别执着覆盖从而把内心佛性开显出来(见性即名内道),而不是向外...根本)”,或者表达成“法离见闻觉知”。   这一点,绝大部分人极难想到并接受,类似地,一只蚂蚁一只苍蝇一只蝙蝠一个鬼一个天神。。。所感知到的世界,都是片面完整故而虚假的,所以,对自我和自我立场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禅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13551922288.html
  • 蕴、处、界三科的相互关系

    上随粗、随染、随器等、随界别四义,说五蕴次第如是,由此五蕴不减。  依《对法论》第一卷说:“何因蕴唯有五?答:为显五种我事故。为显身具我事,受用我事,言说我事,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,彼所依止自体我事...的作用,我是彼主。佛为遮彼一性我执说蕴有五:身为识所依,或体有积聚,具为根之境,非是我的身具;受能领纳,想能起说,思能造法,皆非我所;识能了别,非是我体;由此五蕴次第建立不减。   (二)处界...

    正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0742966.html
  • 修道的秘诀:节食、寡欲

    用妄想执着来分别这些事情,分别几个大劫,也分别清楚,时时仍是那么糊涂。刚刚要明白一点,又糊涂了,故在轮回中,总是出去。若想去轮回,打破这条道路,就可以修行成佛,证本来佛果,无来无去,无垢无净,不减,不生不灭,什么忧愁烦恼也没有,什么五浊六浊也没有了。可是我们人都放不下假的,故找不到真的。所谓:“舍不了假,成不了真;舍不了死,换不了生。”你把虚妄之狂野性制止,那么真正的智慧就不能现出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3643928.html
  • 华严宗大义

    是一心,心融万有,便成四种法界。一事法界,一切差别,无量事相,各有分齐,譬如器从金出,成种种形,相混杂。二理法界,平等理体不减,为事相所依,是名法性,亦名真如,譬如众金,其相虽异,其体则一。三...互相融即,此六相出二门,总相、同相、成相,是圆融门,别相、异相、坏相,是行布门,圆融行布,相即相入,融通无碍。  此宗以法界观,为一宗观门之枢要。此观略有三重。一是真空绝相观,观诸法本性即空,非断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3347680.html